谈到艺术,大多人想到的更多的是音乐、舞蹈和绘画什么的。行为艺术作为一种新兴的现代艺术形态,自上世纪80年代传入中国后,对人们心中的艺术观念造成巨大冲击。它与以往大众心中对艺术的理解是完全不一样的,其所展现出来的是偏激、暴力、反叛和痛苦时至今日仍备具争议。
行为艺术究竟是什么?是行为,还是艺术?中国著名行为艺术家周斌先生在11月10日的“生活就是谜底——散谈行为艺术”文化讲坛中给出了他的答案。
散谈,意同于四川话中的“摆龙门阵”,不是那么正式拘谨的传道受业解惑,而是有来有往的交流。讲坛中,周斌老师通过关于“易如反掌”的示范、冥想和对视等互动,让同学们身体力行地理解了何为行为艺术。
作为艺术众多门类的一种,行为艺术是独具一格的艺术形式。行为艺术将艺术家的身体作为作品的表达媒介之一,具有强烈的视觉和感受冲击。这样的冲击力直观地传达出艺术家的观念,很容易引起观众的共鸣或共情,一些极端的行为艺术作品也会因其巨大的冲击力而引起观众的反感甚至生理不适。这也是它一直难以被大众接纳的原因。大多数的人很多时候并不能够正视“行为艺术”这四个字。而周先生的讲座让同学们正视行为艺术、理解它的表达方式、了解了它和一般的行为的区别,最后更容易地接纳它,完善了同学们的世界观。
在最后的问答环节,周先生耐心地回应了同学们关于行为艺术的问题。有同学问周先生关于生活和艺术的分配的时候,他说,“更多人大概觉得艺术是生活的一部分,可是对于我来说,生活是艺术的一部分”,这大概就是艺术家的精神吧。
如果你了解艺术史,就可以发现某种程度上来说,艺术已经饱和了。而艺术史被称作是活的历史,正是因为艺术的定义在不断被修改、被拓展,也就是大众所看到又所不解的现当代艺术。至于行为艺术究竟是什么?没有究竟。艺术本就是一种无用之用。无用之用为大用。这些谜底,都在生活里。